很多叔叔阿姨都以为子女学钢琴就像电视台播报的洗车指数一样,象征着一个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,但是一旦贸然进入,大多家庭就会被这个指数套牢,就像爷爷奶奶手里的基金一样,成为鸡肋—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!对大人尚且如此,对于子女岂不更加沉重? 我感叹弹钢琴是我的不能承受之轻,在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的极力憧憬之下,我在三岁时候被骗到琴行选了一架钢琴,从此奶奶就以我自己选的钢琴为由逼迫我踏上了一条练琴之路。
并非我不爱弹钢琴,我喜爱在没有老师的时候,随心所欲地在琴键上快速弹奏,极力沉浸在跳动的音符之中;然而,每到此时,老师的教鞭就会打在手上,连奶奶都敢怒不敢言!欢快的音符就这样戛然而止,随之而来的是极为枯燥的单音符,一部中法合拍的儿童电影《风筝》里面说过一句话:“这就是生活!”当时我就想到的是我的钢琴课。
奶奶每天盘算着基金的涨跌,但对钢琴课时费却毫不犹豫,一晃七年过去了,我由疯狂乱弹成长为七级高手,这和奶奶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的陪练截然分不开
有一次,在我间歇性的疯狂乱弹之下,奶奶本能地学着钢琴老师一教鞭打下;殊不知此时的我已早非三岁,眼疾手快之际,我撤手躲藏,无奈奶奶也非六十岁的敏捷了,教鞭一挥无法回撤,一下打到了琴键上,一只琴键应声缺了一个小口,令奶奶心痛不已,经常没人时,摩挲那只琴键暗自神伤;从此,我也收敛了许多,潜心体会钢琴的律动。
七年时间,我终于感觉到了回报,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唱着跑调调的流行歌曲时,我则以纯正的五音和精确地乐感哼着我心仪S.H.E的歌曲,这才是我的幸福指数。
2008年12月30日 北京外馆斜街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学员 孟艺格